中国吹风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前三季度,吹风机品类累计零售额已达92亿元,同比增长28.4%。吹风机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清晰,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头部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实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高速电机技术的普及等因素影响,使得前几年一度火爆的“高速吹风机”趋于同质化困境,据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个护小家电(电吹风、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零售额119.7亿元,同比降低0.3%。
分品类来看,电吹风品类受高速电吹风市场饱和、技术红利消退的影响,零售额同比下降 10.5%,曾经的增长引擎动力减弱;电动牙刷则依靠结构升级实现 0.5% 的规模提升,智能化功能的深度渗透、清洁技术的迭代突破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细分设计,成为其抵御市场波动的核心驱动力;而电动剃须刀零售额同比大涨10.5%,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上半年个护小家电市场的突出亮点。
究其原因,在于电动剃须刀等相关便携式产品的持续渗透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双重拉动,“618”期间,各大平台也分别推出618个护家电专场活动,剃须刀、按摩仪、按摩椅、筋膜枪、电动牙刷、冲牙器等父亲节以及儿童节相关礼赠好物。
个护电器市场中,销量以10~50元的低价格带为绝对主力;500~1000元与300~500元双线领涨,其中500~1000元区间的腰部按摩仪、剃须刀,300~500元区间的电动牙刷、吹风机等产品热销。这表明消费者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也愿意为个护电器的健康养护与性能进阶支付溢价;同时,100~300、1000~5000元及5000元以上价位也有一定的增长。
此外,消费者购买吹风机时,护发效果、干发速度、噪音控制成为前三大考量因素。这种需求变化促使品牌在基础性能之外,开发出更多细分功能。如摇摆风嘴、230℃隔热防护、抗衰减认证等等,这些创新本质上都是对消费者痛点的回应。
总体而言,消费者需求正从基础功能向专业护理与品质体验跃迁,推动个护电器市场向中高端化升级。
高速电吹风自2021年起已经经历了4年的高速发展,如今随着高速电吹风的核心零部件高转速无刷电机通过大规模的应用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同时,由于技术愈发成熟,其高端化价值卖点正在逐渐淡化,200-300元价格段占比大幅提升。
目前来看,电吹风行业有如下几大痛点:
1、同质化竞争:高速电吹风价格竞争日益白热化,徕芬、飞科、追觅均已推出199元价格产品,200元以下成为新一轮竞争区间,数据来看,2024年3月,200元以下高速电吹风销售份额占比已经达到10.4%。现在产品外观设计甚至产品的结构都没什么变化,都是很雷同的竞争,同质化竞争的恶性结果就只能是价格竞争。业内人士坦言,“这体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从外观设计、结构、应用方面原创能力仍然需要提高。”
2、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吹风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干发功能,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如喜好旅行的消费者更希望产品能够更加便携、女性群体会更希望产品能够追加护发养发等功能,未来吹风机产品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已进入高速电吹风赛道的玩家如戴森、松下、徕芬、追觅、直白等,主要是在功能差异化以及更高的产品品质上展开竞争;飞科、康芙、康佳、美的、九阳等品牌跨界进入高速电吹风市场,更多的聚焦于提升产品的风速。
技术创新是推动吹风机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智能化、节能化成为吹风机行业的两大主流趋势。
针对这种竞争态势,目前,中高端品牌主要从两个方向破局,一是继续刷新参数,如追觅已经推出转速为130000r/min的高速电吹风产品,甚至在研发更高转速的高速电吹风。二是增加功能,便携式设计、多种护发科技等成为高速电吹风市场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一些企业还从产品外观、温度灯显、超薄机身、撞色设计、IP联名等方向升级产品,力求打破产品同质化。
智能吹风机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智能风速、能耗监测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这些技术突破正在重塑消费者对吹风机功能的认知,使之从单纯的干发工具转变为头皮头发护理设备。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成为推动吹风机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者对吹风机的品质、功能、外观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高品质、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消费者对吹风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干发功能,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未来吹风机产品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也在重塑市场生态。线上渠道的重要性持续凸显,2024年吹风机线上零售额占比已达70.08%,直播电商成为新品引爆的重要阵地。而线下渠道则向体验式场景转型,这种全渠道融合的营销策略,正在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新型关系。
此外,企业还应注重渠道建设,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线下可以通过参加展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借助展会这一平台广泛传播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